泸沽湖公益中心

LUGUHU PUBLIC

标题摘要内容


泸沽湖公益中心大学首年奖助学(二)期名单
来源: | 作者:泸沽湖公益中心 | 发布时间: 2025-09-08 | 102 次浏览 | 分享到:

家里10亩地种植玉米、花椒和土豆;现饲养有羊40头。去年农畜支出共约8000元,卖出农产品及羊收入共1.9万元。

家庭常规生活及医药支出约1.15万元/年。去年翻修屋顶花费1000元,购置摩托车花费7500元;去年红白事人情支出1万元。现有教育外债7万元未偿还。


 35.和欣, 女,纳西族,毕业于宁蒗第二中学,现考取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专科)。

该生家住翠玉乡宜底村委会肯定石村,一家三口人。学生身体健康,2024-25学年学杂费生活费支出共1.1万元,高中期间有生活补助1400元/学年、信天一对一助学1400元/学年及永宁爱心帮扶助学3000元/学年。大学首年已知学杂费合计5800元,预计生活费需1.5万元/学年,申请得国家助学贷款1万元/学年。

父母均已六十岁及以上,父亲患有脑梗,需定期去医院复查(去年自费1500元);母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及慢性胃炎。家里经济仅靠务农和政府补贴。两人的低保、养老金及老年人补贴共1328元/月。亲戚朋友资助500元。

家里6亩地种植玉米,现饲养有羊6只、猪2头和鸡16只。去年农畜支出共约1540元,卖出农产品收入1000元。有阿海电站的征地长效补贴5500元/年。

家庭常规生活和医药支出约9000元/年;去年红白事人情支出3000元。

 

 36.杨务各, 女,彝族,毕业于宁蒗第一中学,现考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

该生家住永宁镇温泉村委会拉翁落村,一家两口人(单亲)。学生身体健康,2024-25学年学杂费生活费支出共9850元,高中期间有专项生活补助2500元/学年。大学首年已知学杂费合计9000元,预计生活费需1.5万元/学年,申请得国家助学贷款2万元/学年。

父亲已61岁,为二级残疾的聋哑人,有低保和残疾人生活补贴共623元/月。父亲务农,去年农闲时做零工收入3000元;今年获得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月薪800元。

家里3亩地种植土豆和玉米,收成自用;出租了3.7亩,租金收入2300元/年;现饲养有猪2头。去年农畜支出共约3000元,没有农畜收入。家里常规生活和医药支出约2500元/年。

 

 37.杨世花,女,汉族,毕业于宁蒗第二中学,现考取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科)。

该生家住拉伯乡加泽村委会麦地湾一村,一家三口人。学生身体健康,高中期间享受(低保)学费全免,2024-25学年杂费生活费支出共6000元,有国家助学金2500元/学年,高一有无国界爱心助学2000元。大学首年已知学杂费合计6200元,预计生活费需1.5万元/学年,申请得国家助学贷款8000元/学年。有低保3840元/年。

该生的姐姐大学毕业后已婚,现在大理生活,经济能力有限。

父亲因之前左手骨折,伤到手神经,至今手臂里内嵌钢板未能取出,安有人工血管一节,这两年需定期去复查(已累计自费1.33万元)。由于父亲受伤后不能干重活,无法再外出打工。母亲务农,去年农闲时在本地做零工收入3000元。

家里仅2亩地种植玉米、花椒树和核桃树;现饲养有猪6头、羊8只和鸡17只。去年农畜支出共约5600元,卖出核桃花椒收入8000元;前年买小羊花费3万元,放养一年后卖出,没料到去年市价不好,仅卖出2.8万元,倒亏了2000元。

家里常规生活和医药支出约3000元/年;去年红白事支出2000元。这两年的花销,主要靠父亲受伤前打工攒下的一点积蓄来支撑。

 

 38.娜杰拉姆, 女,藏族,毕业于宁蒗第二中学,现考取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专科)。

该生家住拉伯乡托甸村委会李家湾村,一家三口人。学生身体健康,2024-25学年学杂费生活费支出共8500元,高二高三有永宁爱心帮扶助学3000元/学年。大学首年已知学杂费合计1.8万元,预计生活费需1万元/学年,申请得国家助学贷款2万元/学年。

父母务农,父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母亲患有慢性肠胃炎。家里自有15亩地、外加租赁了5亩地,全部种植烟草;现饲养有牛6头、猪3头和鸡20只。去年地租及农畜支出共约1.9万元,卖出烟叶和牲畜收入4.5万元。

家里常规生活和医药支出约5000元/年,去年购买摩托车花费4000元。现有生活消费外债1.5万元未偿还。

 

 39.次尔拉姆, 女,摩梭人,毕业于宁蒗第二中学,现考取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科)。

该生家住永宁镇永宁村委会高明村,一家两口人(单亲)。学生身体健康,2024-25学年学杂费生活费支出共1.07万元,高中期间有永宁爱心帮扶助学1800元/学年。大学首年已知学杂费合计7500元,预计生活费需1万元/学年,申请得国家助学贷款1.5万元/学年。

母亲这两年在泸沽湖的酒店做临时工(包吃包住), 去年打工6个月收入共9000元。母亲患有严重的胃病,经常要去医院看病吃药;今年查出患有静脉曲张,发现得迟,需要住院手术治疗(自费1.2万)。术后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恢复,现回泸沽湖的酒店继续工作,月薪2500元。其常规生活和医药支出约5500元/年。

家里2亩地出租,租金收入1000元/年。学生今年做暑期工收入3000元。去年红白事人情支出2000元。家里的老房子狭小破旧,年久失修;母亲打工不在家住时,就交由隔壁姨妈家帮忙看顾;学生放假回来,就到姨妈家借住。现有医疗外债5000元未偿还。

 

 40.熊玉青,男,普米族,毕业于宁蒗民族中学,现考取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城乡规划(本科)。

该生现家住翠玉乡春东村委会阿七甸组,一家五口人。学生身体健康,2024-25学年学杂费及生活费支出共约1.2 万元。大学首年已知学杂费合计6000元,预计生活费需1.6万元/学年。

家里三姐弟。大姐就读于大理大学大二,学杂费生活费支出约3.4万元/学年,有国家助学金3800元/学年,有低保4620元/年。弟弟去年初中毕业后没再升学,今年在当地的光伏电站做临时工,有工作时按日薪200元计,无工作时无底薪。

父母在家务农。父亲患有腰间盘突出和先天性晕动症,不能太过操劳,无法外出打工。母亲体弱,有低保3840元/年。

家里20亩地种植玉米、土豆、花椒树与核桃树;现饲养牛5头、羊15只、猪5头和鸡20只,去年农畜支出共约5000元,卖出农产品及畜牧收入共6500元。去年上山采摘菌子药材卖得1万元。

家庭常规生活及医药支出约9500元/年;去年红白事人情支出1000元。现有教育外债5万未偿还。

 

 41.王英, 女,普米族,毕业于宁蒗第一中学,现考取德宏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本科)。

该生家住拉伯乡托甸村委会巴那瓦村,一家四口人。学生身体健康,2024-25学年学杂费生活费支出共约1万元。大学首年已知学杂费合计7400元,预计生活费需1.5万元/学年,申请得国家助学贷款1万元/学年。

该生姐姐就读于普洱学院大二,学杂费生活费支出共约1.9万元/学年,有国家助学金3000元/学年,有国家助学贷款1.6万元/学年。

父母在家务农种植烟草,现饲养有牛4头、猪5头和家禽34只。去年农畜支出共约1.1万元,卖出烤烟和牲畜收入共3万元。

家里常规生活和医药支出约8000元/年;去年维修房屋花费3000元,购置农用机器花费3000元;去年红白事人情支出5000元。现有建房外债10万元未偿还。

 

 42.杨凤, 女,摩梭人,毕业于宁蒗民族中学,现考取楚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专业(专科)。

该生家住拉伯乡格瓦村委会瓦依村,一家六口人。学生身体健康,2024-25学年学杂费生活费支出约1.25万元,高中期间有永宁爱心帮扶助学1800元/学年。大学首年已知学杂费合计7500元,预计生活费需1.2万元/学年,申请得国家助学贷款2万元/学年。

哥哥是僧人,在安宁佛学院学习,免生活费,也没有收入;有低保4620元/年。弟弟今年从永宁中学升学玉龙县职业高中,本学年学杂费生活费预计需1.8万元。

爷爷74岁,患有高血压,需长期吃药;去年曾因高血压问题住院一周(扣除医保报销,自费1000元); 有低保、养老金及老年人补贴共596元/月。

父母务农,父亲农闲时会在周边打零工,去年零工收1.2万元。母亲患有慢性胃病。亲戚朋友资助5000元。

家里8.5亩地种植玉米、小麦、花椒树与核桃树;现饲养有牛2头、羊15头、猪9头和家禽21只。去年农畜支出共约1.2万元,卖出农产品和牲畜收入7000元。

家里常规生活和医药支出约6400元/年;去年购买农用机器花费2800元,红白事人情支出7000元。

 

 43.李素银,男,傈僳族,毕业于宁蒗第二中学,现考取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

该生家住翠玉乡阿海村委会上库脚村,一家五口人。学生身体健康,2024-25学年学杂费生活费支出约1.3万元,高中期间享受(低保家庭)学费减免500元/学年,有国家助学金1500元/学年。大学首年已知学杂费合计6200元,预计生活费需1万元/学年,申请得国家助学贷款8000元/学年。

家里三姐弟。大姐患有甲亢,需长期吃药;今年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毕业(上学年学杂费生活费支出共1.36万元),现正实习中,有实习生补贴2000元/月,有国家助学贷款共3.2万元待还。二姐就读于西南林业大学大四,学杂费生活费支出约1.36万元/学年,有国家助学金4200元/学年,有国家助学贷款8000元/学年,有低保3840元/年。大姐二姐都曾是泸沽湖公益中心大学首年奖助学学生。

由于三个孩子上学费用大,去年父母就把家里的8亩地交由亲戚耕种(无租金收入),外出打工赚钱。去年上半年,他们一直辗转于各地找工作,大部分时间只能找到一些零工,零工收入还不够夫妻俩的生活开支,几乎把2万元积蓄都花光。去年下半年,父亲在广东的工厂找到一份短期的临工,包吃包住,收入共2万元。母亲则从去年8月份开始在西藏的餐厅做洗碗工,工作四个月,其收入扣除其生活开支,支持家用1.2万元。今年,父亲在本地的光伏电站做电工(临时工), 有工作时按日薪200元计,无工作时无底薪;现有8000元工资被拖欠。母亲则继续在西藏的餐厅里打工,月薪4500元。今年亲戚朋友资助1万元给孩子上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