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公益中心

LUGUHU PUBLIC

标题摘要内容


丹姿甘霖计划”云南宁蒗红桥乡黄腊老完小饮水工程顺利验收
来源: | 作者:luguhugongyi | 发布时间: 2017-12-30 | 2454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腊老完小,位于丽江市宁蒗县县城以北约二十公里的群山之中,建校于1955年,有彝族,摩梭,普米,汉族等四个民族的300多个孩子在这里求学。

不幸的是,这个学校的师生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七月都会断水,而且去年(2016年)泸沽湖公益中心的义工吕行等一行人到水源查看时,发现这个水源被一家新建的养鸡场严重污染。据校长说,学校每年光给师生买水的费用竟超过二万元人民币,增加了家长学校的负担。寻找新水源,引水入校势在必行了。于是,泸沽湖公益中心当即进入项目设计,预算,寻找投资方的工作中。图为学校当年运水用的罐子。

泸沽湖公益中心义工与中心校校长(沙正华),黄腊老完小校长(沙国荣)经过多次走访,查找,论证终于找到一处好水源,这里的水质经化验后符合生活可直接饮用标准,距学校3.6公里。随后,丹姿基金会秘书长黄志勇先生应邀前来做项目工程考察,达成投资意向。

水源隐藏在一片五十平米左右的砾石下,砾石间有落叶等易腐物,为了减少污染需把砾石翻出清理再回填,再在上面封上水泥地坪。

工人在清理过的水源处用工分石,粗砂,和水泥覆盖。

工人在水源处施工

被水泥地坪保护起来的水源。

在取水处修建的半入土式取水池,共有三个哦,这回再也不怕供水不够的问题了。

引水用的3.5规格的国标无氟水管。

填埋水管要求深埋至25/30公分的土层里,因为水管要经过老百姓的玉米地,不然耕种时会被犁断。

当地的彝族老乡在开填埋水管的沟。

工人师傅在熔接水管,需要一定的技术的哦,一般人不会。

在校园内翻修过的池子。

工人师傅在车丝芽。

更换水池水龙头.

2017年12月20日,投资方――丹姿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来验收工程了,这是他在黄腊老完小门口自拍留影的。

严格,认真的秘书长窜上跳下地在验收取水池,一点都不显老,动作专业还麻利呢!

学校院内的水池上,学校写上了项目名称和“碑记。”

这是二号水池,主供离学校五十米远的新建的幼儿园,这项目在项目书中是没有的,属于临时增加的。

沙国荣校长代表师生们给我们敬献了锦旗。

还有可爱的孩子们,要跟我们影。可全校有三百多孩子,我们只好挑了一个班跟我们合影。

最后,以这篇铭文做结束语吧!感恩丹姿慈善基金会,感恩老师们和泸沽湖公益中心的义们为这三百多号孩子能喝上放心水,爱心水而付出的辛劳。

2017年12月20日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