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公益中心

LUGUHU PUBLIC

标题摘要内容


摩梭皮作
来源:摘自《走婚的人们》2002年1版,作者宋兆麟 | 作者:泸沽湖公益 | 发布时间: 2015-10-27 | 2594 次浏览 | 分享到:

     皮作,指对皮革的加工和缝制技术。

     当地的揉皮技术,有多种多样:

 

  石灰去毛法

     第一步  将石灰用水调制成糊状,涂抹在带毛的一面。

     第二步  毛向里将整张皮裹成一团,放置三、四天。

     第三步  打开裹紧的皮,进行脱毛、刮肉等处理。此时能够较轻易地脱尽毛、刮净肉。

     第四步  将盐水用嘴喷洒在脱了毛的皮子上,用脚反复不停地搓揉,直至生皮揉软、揉熟为止。晒干后便可使用。

 

  泡水法

     不加任何药物或其他物质,将牛皮直接浸泡在水塘中一个多月,捞出后刮毛,再用双脚反复搓揉,直到生皮的表皮上的毛、肉、脂肪被完全清除,成为软化的裸皮为止。此时牛皮尚未干,既软又湿,可用其制作皮具。

     该族过去战争中使用的铠甲、头盔、盾牌,以及现在仍在制作的皮碗等,都是使用去毛牛皮制作的,大多采用此法去毛。去毛后,将泡软的湿牛皮剪成所需的形状,绷在木制模子上,用手整理牛皮,消去皱折,将其弄平,再用细线将其紧紧地捆扎在模子上,放于室内阴干。天阴时,放一个多月,天晴时二十来天即可。干后解开缠绕的线,取出木模型,整修皮边缘,便是皮胎了。擦去皮胎上的灰尘,施以彩漆,皮胎漆具就做成了。


牛皮皮箱

  炭灰去毛法

     并非所有的木材炭灰都可使用,必须是青柞木烧成的炭灰。

     第一步  将炭灰调和在水中,把晒干的羊皮或牛皮至于炭灰水中浸泡三日左右。

     第二步  捞出皮张用清水洗净。

     第三步  取一节长120厘米左右的粗圆木,一头抵在制革者的腹部,另一头抵在墙上或其他支撑物上,将皮子放在木头上,制革者站立着,两手握刀,用手猛刮湿皮子的两面,将毛、肉、脂肪统统刮净。

     第四步  用脚搓揉一番,洗净晒干即可使用。人们常用这样的皮制作皮褂和皮鞋。


鹿皮外套

  南瓜籽鞣制法

     此法用于鞣制带毛的皮张。

     第一步  将剥下的皮毛晒干。

     第二步  将南瓜籽和麻籽一同用水浸泡,然后加水用杵臼磨成浆。

     第三步  把磨好的水浆均匀地喷洒在皮毛上,使其浸透。

     第四步  待皮毛晾晒至半干后,用脚反复不停地搓揉,至少揉两个小时。

     第五步  取两块木板,长5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一块放在地上,一块捆扎在制革者足下。将搓揉后的毛皮放在木板上,用捆扎木板的那只脚踩在皮上,将皮紧紧地夹压在两木板之间,再弯腰使劲地拉出皮子,如此不断往复,直至皮毛外观干净、手感柔软滑润为止。

     上述鞣制出的带毛皮,一般用于制作刀把、皮披风、劳动穿的短褂、御寒的披风等。摩梭人使用的羊皮更结实耐用,尤以公山羊皮为佳。


带有鹿蹄脚趾的皮质口袋

     风箱是由一只整羊皮制成,剥皮时从后脚下刀,至屁股,再在脖子四周用刀划一圈,四蹄周围亦用刀划一圈,然后一人拉住尾部的皮,一人拽着羊头,向两个方向用力拉扯,将皮剥下。将有毛的一面翻向里边,内塞满干草,尽量让其鼓胀,吊在屋檐下阴干,干后进行鞣制,鞣制完毕再将毛翻向外边,四只脚口缝死。用一细圆木,将内心掏空,缝在羊皮脖子处,作为风嘴。在尾部上下两片各缝上一个细木条,作为鼓风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