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的生产方式从远古的游牧、猎、渔转变到以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服装质地和样式、佩戴与装饰受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变化并确立了现在的服饰式样。
摩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族源历史要上溯到西北甘青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随着羌人的南下,他们的文化也传到了我国西南的部分地区,我们今天看到的摩梭服饰,是几千年来历史演化的结果。我们将现今在世的老达巴的服装与达巴法棍中的图纹服装相比较,其基本样式与现代摩梭人的服装相似,只不过达巴法棍图纹较小,无法刻画衣饰上的细节。因此,我们认为,摩梭服饰的基本样式是从她自身的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由于历史的发展,摩梭服饰在材料上、制作工艺上无疑也有相应的发展,从原始的兽皮、手工羊毛、麻棉的编织到现代的丝绸、棉麻、人造纤维织品,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摩梭服饰的发展演化,我们从近代文献中可以看到一二。清代康熙之子果亲王路过摩梭地区时,曾目睹当地摩梭风俗。在一首《七笔钩》诗词中,对摩梭妇女的外在特征作了描写:“大脚丫头,辫发蓬松似冕旒,细褶裙儿绉,半节衫无钮……”《盐源县志》,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当时摩梭的贫困人家女性的衣着情况。美国学者洛克上世纪初在摩梭地区拍了很多摩梭民俗照片,在服饰方面,我们看到洛克镜头中的摩梭妇女包头帕,戴象牙和珊瑚珠的头饰,挂银制大耳环,身穿半节侧面扣的大襟衣,袖口和领口绣有装饰纹样,套短夹袄,挂胸链,手戴玉石手镯,珊瑚戒指,穿带褶的长裙,系腰带,斜挎羊皮披肩,上面缀饰着银质大圆盘。男人头戴狐皮帽或包头帕,穿长衫或短衣,有的穿藏袍,系腰带,大脚裤,脚穿长靴或缠绑腿,以上都是富裕人家的穿着。
摩梭人的服装配饰从整体上看,风格样式与环境、建筑十分协调。归纳起来,不同服装配饰基本以材料质地对比为基础,造型上以线性为主体,辅以点、面配搭。其审美特点,主要用以区别男女两性审美特征之间的差别,从而获得性别与装饰功能之间的审美特征和两性相互对比与和谐的视觉表象。
我们来全面的看看摩梭服饰的特点:
妇女服饰:年老的妇女头上缠深色的头帕,头帕有3米左右长;青年妇女头饰较复杂,过去包长头帕并配上饰物,或用牦牛尾巴毛做成假发盘在头上,以发多发长为美;现在多用黑色丝线替代以前的牦牛尾巴毛编成辫缠绕在头上,与黑色的头发融为一体,并留出一束丝线吊坠在左肩,再用珊瑚彩珠或珍珠装饰在头上,插上小朵的鲜花,可谓是点、线、面完美的搭配,色彩、形态、质地对比强烈。再配上耳饰,耳饰一般用金、银、铜材料制成耳环或耳坠,有的镶嵌松耳、珊瑚石;材质、光泽、色彩对比协调,其形状大小不等。精心装扮的头饰是摩梭姑娘已成年的标志。妇女上衣为较短的半节衫,高领、右侧开襟,宽大的袖口外翻露出鲜艳的衬里,从领口到右侧面是衣扣、领口边、襟边和袖口边缘都绣有图纹花边,节日穿的服装还镶有金银花边,腰间系很宽的织有花纹的腰带,齐胸高,腰的左边留出一段腰带用彩线装饰作为飘带,色彩十分鲜艳,引人夺目。有时候她们还披羊皮披肩,羊毛向外,斜挎在肩上。摩梭妇女胸前挂有银饰链条,从左前胸一直挂到右腋下,手饰分手镯和戒指,用金、银、象牙、玉石等材料制成,其品种样式很多,下身穿着长及脚背的“百褶裙”,皱褶线为竖式,百褶裙的中部偏下方环行绣有一道红色游丝线,鞋饰一般绣有花纹及象征性吉祥图案,此类花纹与服装搭配,更加增添了女性花枝招展的特征。
男子服饰:摩梭男人在穿戴上,俊挺骠悍,精干利落,好似英勇善战的骑士,护家卫族的使者,这是摩梭女性欣赏的标准。摩梭男子服装较妇女简洁,过去是包头帕,穿过膝的长袍或短外衫,材料用麻或羊毛织成,有的是自己织的土布,高领、右开襟,同样从衣领到襟边缘都绣有装饰花边,腰间系宽腰带,佩戴一把短刀,下装为宽裤脚。现在的摩梭男子服装与传统服装是大同小异,青年人头戴毡礼帽,身穿短外衫,材料是机织的棉布或绸缎,色彩鲜艳,有时脚穿长靴,其余与传统服装一样。除上述服装外,还有羊毛或麻织的外套、披肩,羊皮披肩、鹿皮背心、兽皮靴等。现在的摩梭男人平时大都身着汉装,只有在节日或达巴做法事的时候穿传统的服装。
老年服饰:摩梭老年人的服饰较青年人简单,男女均包头帕,服装以素色为主,装饰品少,其余与青年人一样。
儿童服饰:摩梭儿童无论男女都穿长衫,系腰带,服装无性别的区分。有的小孩颈部佩戴有獐子牙、珠、贝之类饰物,据说起着辟邪护身的作用,这种观念主要由“泛灵论”所带来。摩梭儿童在13岁(有的地方在9岁或11岁)时要举行“成丁礼”仪式。成丁礼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换上表示人已成年的新装。少男或少女各自穿上男女服装就意味着男女有别,从此是大人了,有了自身独立的人格。所以服饰在摩梭人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成丁礼前的儿童是没有灵魂的,因此,对于未成年的少年儿童服装,无需特定的式样,在摩梭人看来,没有灵魂的人其服装样式是不用区别的,用不着刻意打扮。
摩梭服装的传统颜色较单一或为素色,即材料的本色。过去,只有少数有钱人能买洋布,大多数百姓家穿衣都靠自给自足,如自己编织羊毛织品、麻织品、土布,一般不染色或染成品种单一的深灰色用来做衣服。现在摩梭的边远地区还看得见原始的纺线织布机和传统式样的服装。今天的摩梭人对服装的颜色已比较讲究,对服装的色彩从年龄和性别上已作出相应的区分,年轻妇女和小孩大多以红、黄、兰、绿、白等鲜艳颜色来打扮自己。老年人爱以传统的沉着的蓝灰、深灰、黑色作为服装的常用色。青年男子在喜庆的日子一般上身爱穿鲜艳颜色的服装,下装多用深的素色,对这些色彩的划分可以显示出不同年龄的心理、生理等特征,以及与劳动生产和实用性相关。那么从这些色彩的特征划分看来,鲜艳与非鲜艳的色彩无疑代表着一定文化心理的象征意义,从色彩的直观感上可以看出妇女儿童鲜艳、男子老人朴素;妇女儿童似花,男子老人似叶的这样一种以叶衬托花的审美感。
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的服饰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进步,摩梭人的服饰也不例外。我们从摩梭不同时代服饰的演化中看到摩梭服饰的进步,尤其是在材料的选择和加工缝制工艺上。摩梭服装从原始的兽皮、手工编织羊毛,手工纺织麻布、土布到现在的丝绸、棉麻、人造纤维织品等变化很大。在服装样式方面,尽管服饰在细节上有了很多变化,主要是加工缝制工艺上的进步带来的变化,如刺绣工艺的进步带来了服装装饰的丰富,但服装的基本样式与传统比较并没有多大变化。以达巴法棍上的人物服装图案为证,服装样式变化不多的原因可能来至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
摩梭服装与本地周边的一些民族服装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如摩梭外衣与藏族、羌族、蒙古族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女性的长裙式样与彝族、普米族、傈僳族的百褶裙和藏族、门巴族的长裙相似;戴头帕的习俗与彝族、羌族、嘉绒藏族等周边民族相似;挎羊皮披肩与彝族、纳西族、羌族相似;如此多的相似点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认为摩梭人与上述民族在历史上有渊源关系。与西北古羌游牧民族有渊源关系,有相似的民族文化传统;相近的地域有着相类似的服装式样,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摩梭服装与上述民族的服装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看来不足为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元初及以后蒙古人带来的蒙古文化,这也对摩梭服饰产生一定影响。但可以肯定,摩梭人的服饰并不是藏、蒙、彝、羌、纳西等民族服饰的模仿品,摩梭服饰与周边民族服饰相比较还是有很强的民族个性和独特的审美特点。
摩梭服装最具有特色的要属摩梭妇女的“百褶裙”。摩梭百褶裙与彝族百褶裙有较大区别,摩梭百褶裙特别宽大,用大量的布折叠制成,摩梭妇女劳动的时候常把百褶裙撩裹起来,系在腰间行动才方便。百褶裙颜色以白色为多,从色彩的明度上看最亮最纯。百褶裙的中部偏下方环行绣的一道红色游丝线是其他民族没有的,年轻妇女穿上宽大的百褶裙,下垂的褶线变化丰富,托起女性上身婀娜丰满的曲线身材,分外动人。每当她们身着百褶裙行走时,百褶裙的褶线在运动中不断的产生出长短伸缩与宽窄开合的不同变化,使人感觉到像节奏与旋律般的优美。百褶裙与色彩鲜艳的上衣组合,共同衬托出鲜花般的形态,仿佛是大自然中倒开的一朵绚丽而洁白的喇叭花在微风中开合摇曳。在民间对百褶裙有许多美好的传说,一是姐姐为锻炼妹妹,将布料撕成很多小块,要妹妹做成裙子,聪明的妹妹把布的碎片大小两头分别拼缝,很快就做好了一件百褶裙,此“百褶裙”实属于姐妹俩在斗智中所产生的智慧之裙。二是关于红线的传说,摩梭人为了牢记祖先迁移的路线而在百褶裙上绣上红线,表示灵魂返归故里的路线。还有一种传说,元初,蒙古人统治摩梭地区后,为了拴住他们的摩梭妻子,用红绳捆绑,并在裙子上作记号。
在摩梭人的服饰中,最华丽、最漂亮的无疑是年轻女性的服饰。她们是“女儿国”里一道最靓丽的青春风景线,同时也是“走婚”男子心中企盼的偶像。摩梭妇女头饰的装扮,上下服装的搭配,使得女性的形象特征更为突出,更显出窈窕高挑,风姿迷人。在自然中、在家室内、在阳光下、在篝火旁、犹如绽放的朵朵鲜花,灿烂诱人,在青山碧水中映射出无比绚丽与和谐,显示出生动而自然的生命力。享有“人间瑶池”的泸沽湖,仿佛没有这些青春靓丽的女性装点映衬,阳光、碧水、青山也将黯然失色。因此摩梭女性服饰给泸沽湖带来了人文的美丽,无论式样、色彩都与居住地域环境十分协调。
2025-03-30
2024-09-04
携手鹿得医疗,关爱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 翠玉乡医疗器械捐赠活动
2024-04-02
2022-08-29
回头看看与公益伙伴们共同走过的一年,感到欣慰鼓舞,对2022信心满满!
2022-01-28
信望爱善助-泸沽湖公益中心2021大学首年奖助学(三)期名单
2021-10-16
“千漱•千爱--云南山区儿童口腔健康关爱计划2020”于宁蒗落地啦!
2020-12-22
零学费、保就业的公益扶贫教育项目-“彩虹桥人才计划”在宁蒗招生啦!
2020-03-30
助力乡村振兴,期待您的参与!- 云南省永宁镇黑瓦落村乡村振兴项目
2019-05-30
泸沽湖公益中心“爱心暖冬-新营盘计划” 新年暖心关怀贫困山区留守老人
2019-01-04
2018-10-31
2018-10-02
2018-09-08
2018-08-28
2018-05-15
善爱守望、团结互助 - 祝愿罗文东家尽快重建家园,新生活越来越好!
2018-04-07
火灾又起,用电安全务必高度重视!助罗文东家度过难关,期待您的爱心支援!
2018-03-27
2018-03-23
2017-12-30
2017-12-30
2017-12-02
向日葵乡村卫生室二期完成,感谢大家的支持!三期项目现正接受报名中
2017-08-22
2017-07-09
2017-04-15
2017-04-10
2017-03-15
大火无情人有情,爱心援助洼布家 - 新希望、新动力,一切都会好的!
2017-01-31
2017-01-17
2016-12-26
2016-12-14
2016-11-08
2016-10-30
2016-10-11
2016-10-11
2016-08-30
泸沽湖公益中心携手丹姿慈善基金健康关爱山区儿童,安全饮水工程成功验收
2016-08-10
2016-08-02
2016-06-27
“新1001夜项目”-- 1001个故事,1001夜温暖陪伴
2016-06-08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