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公益中心

LUGUHU PUBLIC

标题摘要内容


摩梭人传统医药起源之“保健的起源”
来源:摘自《摩梭人生态文化研究》2010年版 | 作者:杨红 | 发布时间: 2015-01-13 | 1394 次浏览 | 分享到:

    摩梭人的祖先也和其他人类的祖先一样过着“兽与人同处,人与兽相随”,“鸟鸣而起,鸟宿而息”的原始群居生活。为了抵御严寒和狂风暴雨,防备毒蛇和蚊虫的叮咬,他们不得不用树叶、树皮等作衣。随着狩猎的出现,与毒蛇猛兽的斗争,兽皮成了很好的御寒衣服。摩梭人至今仍以羊皮、兽皮制作皮褂,妇女还有将羊皮斜挎于腰间的习惯,无论春夏秋冬、冷热寒暑均不离身。在长期的实践中,摩梭人还发现,兽皮不仅能御寒,有的还具有保健治病作用。另一方面,有的动物皮毛则不利于人体。摩梭民间一直传说岩羊皮穿在身上可舒筋活血、止全身痛,而穿獐皮则使人疲软无力、食欲不振等。因此,摩梭人一般都不用獐皮做褂穿。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也为了躲避风雨寒暑和抵御猛兽袭击的需要,摩梭先民学会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树木、树枝、树叶、茅草等)来为自己和家人搭棚盖房,摩梭人自己民族独特的民居----木楞子,是一种用圆木做主要原料的木结构住房。这种住房就是原始木屋经过长期改进的结果。这在摩梭人的《达巴.始祖创世》中已有部分述及。


    火的发明与利用是人类保健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从摩梭人的神话中可以知道,火是由雷击而产生的,他们的祖先是害怕火的,火的巨大威力能伤害人的身体,夺走人的生命。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摩梭先民逐渐了解了火,通过不断的观察、学习和积累,慢慢地开始学习使用火。他们逐渐发明了用“灶鲁”取火法(即用一种黑色的矿石相撞取火),而后又发明了“灶万”(即用晒干的火草),只要将“灶万”置于撞击的火石之上,就很容易着火。随着铁的出现,他们又制造“灶眯火镰”,成为家中和放牧者生火的必备之物。


    火的利用逐步改变了摩梭先民的生活方式。在没有火之前,摩梭先民自然都是生食,茹毛饮血,食物范围狭窄,消化吸收不良,导致大量的胃肠道疾病。自然雷击引起深林起火,动物被烧死,原始人偶然地吃到烧熟的动物肉,摹仿着用火来烧熟动物肉,逐渐发展到烹煮。由于用火,通过烘烧或烹煮的熟食扩大了人类的食物种类和食物范围。“鱼类食物,只有用火才能做成完全可吃的东西。”熟食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比生食更加美味可口的食物,而且大大缩短了咀嚼和消化时间,有助于消灭有害细菌,因而对人的健康和体质的改善、对人的生理进化,特别是对人脑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熟食更有利于消化吸收,更加卫生,既提高了食物的质量,促进了人类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日后诸多医疗方法的产生和药物的加工。


    火不仅给人类带来温暖、光明,还可以烧烹食物、驱走野兽、驱散内心的恐怖,但火又是那样的强大,许多东西在它的燃烧下变为灰烬。因此,摩梭人十分敬畏火,视其为了不起的神灵加以崇拜。至今他们在一日三餐前都要敬火神。为了制服“火”,摩梭人还发展了自己的防火经----“木拉哈”。


    畜牧耕织业的出现,使人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促进了人类保健的进一步发展。摩梭原始先民逐渐从采集、狩猎时的饥饱不定,走向固定有序的状态,生活趋于稳定。从摩梭原始图画中的一些牲畜名称来看,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畜牧业和农耕业。畜牧业的出现,又为先民提供了大量的皮毛,大大弥补了从狩猎中获取的不足。那时的摩梭先民已能制作毛布毡毯。随着麻的种植,人们将麻皮纺成麻线,同时织造麻布。但由于麻布粗糙不保暖,于是摩梭先民又创造了一种新的织麻布方法,他们从一种叫“启万”的宽叶野生植物上剥下细软的外皮,切成线混织在麻布中。这样的混合织物,改善了纯麻布的缺陷,使制出的麻布柔软暖和。直至今天,摩梭人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织麻布、穿麻布的习惯。达巴经典和摩梭舞蹈也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情形。


    摩梭人保健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从树叶、兽皮蔽身到使用毛皮、麻布;从树栖穴居到搭草棚、茅屋,到原始木屋,又发展到盖复杂的木楞房;从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到利用火将食物加工成熟食等逐渐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