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公益中心

LUGUHU PUBLIC

标题摘要内容


当个负责又聪明的捐款人
来源:公益交流站 | 作者:Aphrodite | 发布时间: 2015-02-13 | 1952 次浏览 | 分享到:
        又到了 12 月的捐款旺季。你,今年捐款了吗?走过公交车候车亭和捷运站,看见琳琅满目的劝募广告,你心里会不会也响起像日本节目「料理东西军」里的配音:「今晚,我该捐钱给哪个公益团体?」

  捐款的理由有千百种,比如跟神明掷筊许愿,愿望圆满要还愿,或是要纪念摰爱的家人,所以跟弱势分享温暖;也有许多人捐款是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例如台湾民众每逢重大灾难就倍想捐,每次看到NPO年终开催的捐款广告或新闻,或是苹果日报基金会的报导忍不住就被感动,路过便利商店和量贩店就会手滑捐出发票或零钱…。

  当然,公益和捐款也可以有计划性,有些政治人物把捐出竞选补助款或自己的薪水当作选前的支票,有些公司行号会用捐款来节税,近年来也有愈来愈多的企业用公益的方式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或作更多的媒体公关露出…。

  无论大家是基于哪一种理由捐款,我们都希望这些善款被善用,事实上,根据台湾公益团体自律联盟民国100年进行的「大众对NPO责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有将近97%的台湾民众认为公益团体应该公开募款总金额和募款运用的情形,而且认为公益团体应该将这些信息公布在自己的网站上,供社会大众进行查询…。虽然大家都期待公益揭露募款的讯息,但是,在我们掏出捐款之前,又有多少人真的认识公益团体的服务成效,或是去调查他们是不是诚实地列出了募款的成果,对外征信呢?

  来自美国的Hope Consulting,是家研究消费者行为与慈善团体服务绩效的顾问公司,2010年他们进行一项名为 Money for Good 的研究,想了解捐款人的动机、行为与偏好,他们访问了4,000位捐款人,当中有90%认为公益团体的绩效很重要,但是这当中的只有30%的捐款人在捐款前曾花时间认识公益团体,更只有3%的捐款人研究哪一些公益团体有显著的服务绩效。

  Hope Consulting后来还跟GuideStar合作,发表了Money for Good 研究的续集,想进一步了解捐款人的行为模式,以及如何协助有良好服务绩效的公益团体取得更多募款,结果他们发现许多捐款人希望在捐款前能够获得更多有关公益团体绩效的讯息,或是认识更多不同领域的公益团体,只是他们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公益团体的公开讯息…针对有上述困扰的捐款人,Hope Consulting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1. 反思–将捐款视为投资,长期支持特定议题

  对大多数人而言,捐款大多是出于被动的反应,而不是主动出击的行为。如果我们回想自己上一次掏出捐款的原因,很有可能是遇到重大的天然灾害,或是有朋友举办公益路跑时帮忙赞助…,但如果我们能更有策略性地规划自己的捐款,找出自己有兴趣,愿意长期关注和支持的议题,并且为自己的捐款设定成效目标,这样的捐款就不仅只是捐款,而像是替社会投资,较有可能发挥更长远的作用。

  2. 研究–认识你支持的公益组织

  当你找出自己有兴趣,并且愿意长期支持的议题之后,下一步要作的是加深你对这个议题的认识,以及哪一些公益团体在这个议题上长期耕耘。在台湾,公益团体自律联盟曾经发表「做个聪明捐款人」的相关资料,提醒大家在捐款捐物之前,先「查、看、问」,了解公益团体的募款的目的与其宗旨是否相关,又是否符合公益劝募条例,避免社会大众的爱心遭到误用。

  3. 平衡调整–调整你的捐款策略

  做为一个捐款人,除了报税的季节把捐款收据拿出来算算扣除额之外,你会不会定期留意公益团体做了些什么呢?如果我们把捐款当作一种社会投资,阅读公益团体的年报或季刊,或者到上述的网站去找他们公开揭露的方案成果,其实就是检视公益团体服务绩效的重要方式,这也可以帮助你决定明年是不是要继续支持同样的公益团体,或者思索一下,还有哪些公益团体或许也值得你青睐?可以成为下一个重点支持的对象?

  我们经常听说某些宗教团体如何地滥用捐款进行开发,或者某些公益团体体如何地背弃非营利的价值,昧着良心投资房地产等等,网络上的乡民恨不得能够用一则脸书讯息就能拨乱反正…。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我们只是看了一则网络留言,就不假思索的分享出去,或是根本不做功课或查证工作,就一竿子打翻所有的公益团体,其实受伤的不只是那些一直努力服务弱势的公益团体,更是整个社会对于彼此的信任,其实捐款人是可以更有智慧,也有能力改变这些分配不均,或几乎是胜者全拿的捐款生态,我们需要更辛苦的作功课,但其实这不就代表了我们为自己的捐款和爱心负起更大的责任吗?

  岁末年终,谨以此文献给所有默默坚守自己岗位,努力捍卫社会正义与公平的NPO伙伴,但愿公民社会的到来,和来自社会的涓滴爱心,能让你们突破传统媒体和既有社会框架的限制,「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愿我们都能经得起检验,在最重要的时刻,发光发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