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第二站是永宁的拖支完小,刘梅老师筹捐的文具是为拖支完小和拉白小学的孩子们准备的。从宜低大山出来,再次越过那段漫长又让人敬畏的山路,天时渐晚,来不及赶到学校了。在小镇上找到地方修好车胎后,我们便转到泸沽湖投宿。到达落水时都八点多了,好不容易逮住一家快打烊的小店,让老板匆匆炒了几个小菜填肚子,终于有青菜吃了!餐馆的电视里正播放四川地震灾区的情况,算算,是地震第三天。我们从丽江出发前就知道发生地震了,但都没想到情况原来如此严峻。看到电视里那大片大片坍塌的房屋,意想不到的伤亡人数,大家都沉默了。那一刻我想过,是不是还继续,或者该回程去四川?不过,赵云说得对,答应了送到的文具是必须要送到的。世界上的每个人总会各有使命的。被商业化完全侵袭的落水让人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我们选择在里格的“晴天”客栈落脚。
第二天清早,没时间好好欣赏美丽的泸沽湖就得启程继续我们的旅途。这是一个大雨冲刷过的早晨,看不到雨后放晴的明媚,仿佛只是老天哭累了,暂停歇息而已。浓浓的云,朦胧的天,迷一样的湖面。小冬靠在车窗抢了几张照片,算是我们“到此一游”的印记。接下来的时日里,老天爷一会在抽噎,一会就嚎啕大哭。我们谁也不能怪他泪水太多,因为大家都在为我们的同胞伤心。
拖支完小离镇上不远,但学校前面的黄泥路,一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拖支完小的校长带着孩子们出来帮忙搬运文具,我们在车上把文具按比例分好装在不同的箱子,递下车,孩子们便高高兴兴地把箱子抬进学校去。雨下大了,无论我们如何“驱赶”,孩子们还守在车厢前不愿离开,直到上课铃打响了,才被校长全部轰回教室去。校长很年轻,才三十几岁。文具卸完后,校长带我们到教师休息室兼厨房里坐。学校虽不大,但相比于宜低完小就“现代化”许多,起码学校的墙是砖头和水泥砌的,还有一栋两层的教学楼。
永宁拖支当地有一所完小和一所村小,共218个学生,其中完小占127人次。学生们都是彝族和摩梭族孩子。学校里现在5个年级,一共5个老师,还有一位支教的志愿者。师资力量日益薄弱,尤其是副科课目教师缺乏,是山区学校共同的大难题。此外,就是特困学生和40个住校生的粮食问题。由于土质不好,当地只能种植土豆和荞麦,其他作物都难以播种,粮食的供应总是紧张的,为贴补家用,当地人还会到山里去挖菌子来吃或者卖给过路人。可幸的是,无国界志愿者组织正在捐助拖支完小的特困学生,提供给每位特困生一天一斤大米;同时,政府对特困学生也有300元/学期的伙食补贴。拖支完小已有80个孩子得以受惠。问及学校的藏书情况,校长说国家分派给村子一些书籍,就放在学校图书室,是村民和学生共用的。想来,大概也是国家“万村书库”工程分发下来的。让人欣喜的是,这些书没有被锁起来了,而是在骄傲地履行着他们传播知识的职责。
我们在拖支完小并没有逗留很久,因为我们计划的第三个目的地比较远,必须抓紧时间赶路。在山上的拉百小学,听说其情况比宜低完小还要困难。拖支完小的校长说,连日大雨,到拉百的山道已经不能通行了,坑坑洼洼的,车子一走就打滑或陷泥里,太危险,现在都没有司机愿意走,人们都停留在永宁镇上等天气好转。这一等不晓得要耽搁多少天,而我和小冬都是请假出来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逗留,况且车上还有文具和衣服要带到拉百小学。于是我们决定先到镇上了解情况,并且补充必要的干粮。
永宁这个小镇就那么一条主干道,政府和公安机关都在一处大楼办公,市场、店铺都堆在一起,倒也热闹。一群摩梭阿妈坐在路边上抽烟聊天,偶尔看见两个喇嘛经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穿着臃肿塑料袋的大妈,她沿街来来回回的走,捡起地上人们遗弃的瓶罐、袋子和坏掉的食物。赵云说,他每次到永宁都看到这位大妈,04年、06年、08年,这么多年来她就一直裹着这些厚厚的塑料袋,在永宁这条短短的街上来回的流荡,没有见过她的亲人,也没有见她离开过这条街道。
看来路况是真的很恶劣,居然没有司机愿意前往拉百小学。我们商量,把文具和衣服暂且先寄存在校长他哥哥开的客栈里,等天气好转再把东西拉过去;我们四人午后即刻启程步行上山,如无意外,一个通宵的脚程,第二天早上能到村口。正当我们把水和干粮都准备完当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原来的包车司机提出了超乎我们想像的车价。让我们难受的不仅是过高的费用,且是那种被人痛载的感觉,不好受。一路来,大家相处友好,吃住在一起,我们没要过他一分的费用;他载上半路要求搭顺风车的行者,我们从没拒绝;他很清楚,我们是为他们家乡的贫困学校送物资的志愿者,一路都省吃俭用。我们没有想到,尽管如此情况下,说到“钱”的时候,始终是不以现实和良心作衡量的。我们理解这一路车程的确不易,可无论如何也不该是这种价局。两三个小时协商议价的拉锯战,把出发的时间都耽搁了。这时,小冬本来就不太舒服的胃终于对连日的非正常进食提出了严正抗议,我们赶紧向店家要了热水和暖袋,让小冬吃药休息。照此情形,我们是无法前往拉百了。于是,我们临时改变计划,决定去访问距离不太远的瓦拉别温泉小学。
吃一亏,长一智。总结这次的经验教训,以后就知道如何避免这种半路被包车司机跷起的尴尬状况。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小冬的胃发作的及时,如果发生在往拉百的山路上,真是求救无门。况且,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小插曲让我们临时改变行程,我们不可能了解到温泉小学和安家村那么多令人揪心的真实情况,也更不会有现在的丽江夏令营活动。也许这一切其实就像是佛教徒们说的,“所有的一切,佛祖都早已安排好了。”
2025-03-30
2024-09-04
携手鹿得医疗,关爱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 翠玉乡医疗器械捐赠活动
2024-04-02
2022-08-29
回头看看与公益伙伴们共同走过的一年,感到欣慰鼓舞,对2022信心满满!
2022-01-28
信望爱善助-泸沽湖公益中心2021大学首年奖助学(三)期名单
2021-10-16
“千漱•千爱--云南山区儿童口腔健康关爱计划2020”于宁蒗落地啦!
2020-12-22
零学费、保就业的公益扶贫教育项目-“彩虹桥人才计划”在宁蒗招生啦!
2020-03-30
助力乡村振兴,期待您的参与!- 云南省永宁镇黑瓦落村乡村振兴项目
2019-05-30
泸沽湖公益中心“爱心暖冬-新营盘计划” 新年暖心关怀贫困山区留守老人
2019-01-04
2018-10-31
2018-10-02
2018-09-08
2018-08-28
2018-05-15
善爱守望、团结互助 - 祝愿罗文东家尽快重建家园,新生活越来越好!
2018-04-07
火灾又起,用电安全务必高度重视!助罗文东家度过难关,期待您的爱心支援!
2018-03-27
2018-03-23
2017-12-30
2017-12-30
2017-12-02
向日葵乡村卫生室二期完成,感谢大家的支持!三期项目现正接受报名中
2017-08-22
2017-07-09
2017-04-15
2017-04-10
2017-03-15
大火无情人有情,爱心援助洼布家 - 新希望、新动力,一切都会好的!
2017-01-31
2017-01-17
2016-12-26
2016-12-14
2016-11-08
2016-10-30
2016-10-11
2016-10-11
2016-08-30
泸沽湖公益中心携手丹姿慈善基金健康关爱山区儿童,安全饮水工程成功验收
2016-08-10
2016-08-02
2016-06-27
“新1001夜项目”-- 1001个故事,1001夜温暖陪伴
2016-06-08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