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瓦拉别温泉完小的孩子也许是整个云南山区的小学生里最幸福的,因为有个好校长、有这些好老师们在为他们开启外界的窗口,在为他们的将来引路。杨校长很自豪的说,以前这个地方连个初中生都没有,现在从温泉小学毕业的孩子不少都继续升读初中,甚至还有一直读到高中,考上大学的。杨校长对从温泉小学毕业升学的孩子一直都保持关注,看到有的家庭由于贫困无法供孩子升学,他就四处联系一些慈善基金会或热心人士来助学,以帮助孩子们实现求学梦想。
为了解决贫困孩子的伙食问题,学校建立了食堂,免费提供伙食给学生,学校里现在1/3学生的伙食都由学校食堂解决。去年全年的费用是4万元,今年物价上涨,估计约需6万。学校没有经费,食堂费用都靠热心人士赞助,如果没有赞助没有食堂了,也许很多学生就会因为家里承担不起他们的住校生活费而不得不辍学。据说政府是有补贴的,每个孩子125元,但实际能发到学生手上的只有25元。不光是伙食资金困难,医疗费用也困难。杨校长说有些孩子生病了,家里没钱看医生,他们看着孩子心疼,就送孩子上医院,由学校来负担医药费。学校没有资金和资源建立卫生室,山区农村里卫生条件恶劣,孩子们的健康得不到保障是一个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捐赠衣服到学校的倒是很多(不排除有人借机“清垃圾”),孩子们现在都不缺衣服。我们问杨校长,孩子们最缺的最需要捐助的还有什么?校长答,文具和图书。
刚到学校时我们就留意到贴在校门口的一张公示,上面清清楚楚地列明了各个年级本学期免费的书本科目和要收费的书本科目。我们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课本都是免费的,要收费的是课练和作业本,一到六年级的合计费用分别从22元到26元不等,其中包括5.5元的作业本费。杨校长说这些都是教育局规定的硬性收费,但是发下来的作业本根本不够用,往往一两个月孩子们就把发下的作业本都写完了。
温泉完小的图书室做得不错,虽然只能挤出一个很小的房间来容纳,但书籍都整齐地按类别分开摆放在书架上,还腾出了一点空间放置了桌椅让孩子们能在图书室里进行阅读。图书室由学生们自主管理,老师只是作指导和监督。在图书室门口张贴着图书室的管理守则、各个年级阅读时间还有借阅图书的相关规定,一点也不比城里学校的图书室管理逊色哦!因为山路泥泞,很多孩子的鞋子都会沾满泥巴,为了保持图书室的整洁,每个孩子在进图书室之前都要在门口把鞋子脱了,然后排队进入图书室。川大的支教老师笑着说,每天图书室开放的时候,门口都会整齐地排了一队的鞋子。学校的图书有政府分派下来的,但主要是靠别人捐赠的。图书室里也有千册图书了,但却缺乏真正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特别是低年级孩子能看的书。老师说,“如果能多一点带拼音和图片的书就好了,低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这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很多朋友捐赠书籍时没有考虑到阅读者的年龄和文化接受能力,往往没有经过认真筛选就把书发到学校里来了。其实这样的捐赠根本不能帮到学校,对孩子们也没有用处,反而会增加学校的苦恼,不知道如何放置这些书籍好。
除了文化知识,杨校长还很重视学生们的素质教育。校长认为,这里虽然偏僻虽然穷,但是孩子们的教育绝不能懈怠,如果因为穷就放弃求知,比别人学得少、懂得少,那以后城乡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在山区做教育,不仅是教会孩子们语文数学,更最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带孩子们走出山区、走进世界,给孩子们梦想,给他们奋斗的动力。这不仅关乎孩子们的未来,也是整个山区的未来!
为了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东西,除了自设英语课和电脑课外,学校还开设了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学音乐、学舞蹈、学绘画,而这些教学资源,全部都是靠热心人士捐赠。有人捐赠了几台电子琴,于是学校有了电子琴课;有人捐赠了电脑,便有了电脑课;有基金会捐款修建操场,孩子们便有了踢球的地方;有人捐赠了录音机,老师便利用课间操时间教孩子们跳民族舞蹈。这些捐赠,不是国家拨的也不是老天爷扔下来的,而是杨校长的四处奔波还有蕊兰老师的努力。去年的圣诞节,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外国节日和外国文化,蕊兰老师邀请了一些外国朋友来为孩子们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圣诞派对,不但所有学生参加了派对,学校还邀请了家长们参加,一起做游戏、表演节目,外国友人给每一个孩子和家长赠送了圣诞礼物,大家都不亦乐乎。
为了让孩子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去年,在一些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杨校长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把一些孩子带到了昆明。每个去昆明回来后的孩子都明显变了,他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原本调皮捣蛋的孩子变乖巧了,原本不爱学习的孩子认真起来。城市和山区巨大经济差距的震撼,刺激并成为了孩子们奋斗的源动力,大家都很努力地为挣脱贫困的命运在刻苦学习。行走改变命运,见识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我们和杨校长一样,希望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让他们同样能感受到世界的脉搏。我们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弱,但如果有更多朋友共同参与,我们就能把如此有意义的活动一年一年地延续下去。
同其他资源贫瘠的山区一样,贫穷就是小学生辍学的主因。虽然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但学生的伙食费以及课练、作业本那仅仅26元的费用对于那些极贫家庭来说已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杨校长回忆起学校食堂建立之前,总有学生读不了一两个月就不得不辍学,杨校长和老师就逐个到辍学学生家里家访,劝说家长让孩子复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们往往小小年纪就成为家里的劳动力了,放牛喂猪、挑水捡柴、洗衣做饭,稍大点的孩子还能到地里帮忙。孩子去上学,家里就少了劳动力,如果还要承担上百块钱一学期的费用,对这些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校长揪心的是,不是家长们不愿意送孩子去上学,确实是有心无力呀!伙食是首要问题,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校长咬咬牙,办起了免费食堂。除此之外,逢过年过节,校长还会和老师一起挨家挨户给那些极贫家庭送粮食。校长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任何一个学生、包括他们的家庭,都不能放弃!”
学校办得好,一条村子传一条村子,家长们纷纷慕名把孩子往温泉完小里送。学生的数量一年年在翻倍,班级越来越多。校长欣喜于来上学的孩子多了,但不得不开始苦恼师资力量不够,缺乏教室和教学物质。
老师在上课
课间活动,女同学在跳橡皮筋,男生在玩掷瓶盖。
客观条件是同样的艰难,为什么温泉完小就能比其他山区小学办得好?为什么这里的孩子就能比其他山区小学的孩子懂得多?杨校长自信满满的说,“我们的孩子绝对不输给外面的孩子!”
在我们一味抱怨国家对山区教育的支持力度薄弱的时候,在校长们苦恼于教学资源贫乏的时候,大家是团结一致作自救还是守株待兔光等着国家的援助?贫困山区办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育人脱贫还是为了识字扫盲?这次行程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作为校长或老师,他们本身的觉悟和态度就一定程度地决定了学校的命运和孩子们的将来。在温泉完小看到这么一个开明的领导者、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是很让人兴奋的,杨校长的教学观念和执行模式很值得借鉴和推广,如果其他学校都能有这种自强的欲望和行动,相信山区教育的普遍发展绝非现今这种程度。
2025-03-30
2024-09-04
携手鹿得医疗,关爱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 翠玉乡医疗器械捐赠活动
2024-04-02
2022-08-29
回头看看与公益伙伴们共同走过的一年,感到欣慰鼓舞,对2022信心满满!
2022-01-28
信望爱善助-泸沽湖公益中心2021大学首年奖助学(三)期名单
2021-10-16
“千漱•千爱--云南山区儿童口腔健康关爱计划2020”于宁蒗落地啦!
2020-12-22
零学费、保就业的公益扶贫教育项目-“彩虹桥人才计划”在宁蒗招生啦!
2020-03-30
助力乡村振兴,期待您的参与!- 云南省永宁镇黑瓦落村乡村振兴项目
2019-05-30
泸沽湖公益中心“爱心暖冬-新营盘计划” 新年暖心关怀贫困山区留守老人
2019-01-04
2018-10-31
2018-10-02
2018-09-08
2018-08-28
2018-05-15
善爱守望、团结互助 - 祝愿罗文东家尽快重建家园,新生活越来越好!
2018-04-07
火灾又起,用电安全务必高度重视!助罗文东家度过难关,期待您的爱心支援!
2018-03-27
2018-03-23
2017-12-30
2017-12-30
2017-12-02
向日葵乡村卫生室二期完成,感谢大家的支持!三期项目现正接受报名中
2017-08-22
2017-07-09
2017-04-15
2017-04-10
2017-03-15
大火无情人有情,爱心援助洼布家 - 新希望、新动力,一切都会好的!
2017-01-31
2017-01-17
2016-12-26
2016-12-14
2016-11-08
2016-10-30
2016-10-11
2016-10-11
2016-08-30
泸沽湖公益中心携手丹姿慈善基金健康关爱山区儿童,安全饮水工程成功验收
2016-08-10
2016-08-02
2016-06-27
“新1001夜项目”-- 1001个故事,1001夜温暖陪伴
2016-06-08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