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公益中心

LUGUHU PUBLIC

标题摘要内容


格姆传说中的历史构拟(二)
来源: | 作者:格则多吉 | 发布时间: 2014-10-23 | 1209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关格姆女神的私生活,每个村寨都有不同的版本,这里讲述几个供大家研究。十多年前听永宁的朋友讲:永宁街西面的神山“阿山”是格姆山的丈夫,他每晚要去格姆山那里走婚,天黑后他会幻化成一个美少年,当然格姆以会变成一个美女,必须早晨公鸡鸣叫前赶回来,不然就会又变成山,从此没法再变化,等于丢了性命了。一因约会太忘情,忘了时刻,公鸡打鸣了,匆忙赶回,人是回去了,把生殖器甩掉在路上,从此没能捡回来,今天还丢在永宁坝中间呢,我开玩笑说这以可以证明我们路不拾遗的美德有多么久远的历史啊。另一说法是,四川那边的“瓦汝普那山和格姆是一对,后来格姆喜欢上了英俊的小白脸“阿山”悄悄和他私下约会,被普那山发现,普那山拿把长刀追杀阿山,阿山逃到今天达坡村的地方时被普那山追上,经过一场惨烈恶战,阿山一不留神被普那山砍掉了生殖器,阿山忍痛逃回了永宁坝西面的家,生殖器至今还留在坝子中间,变成一个小山坡,就是今天达坡村背后的山坡。                         

    这些有点荒诞的传说,男权至上的味道很浓。现实中的摩梭人是特别讲求平等的民族,可以从祖屋里火塘边的坐次了解到,火塘的两边,一边女的一边男的,纯粹按辈份和年龄坐,没有男上坐女下坐的思想,体现了做为人,生来就平等的核心理念。这些传说中可以了解到一些外来文化和本土思想的斗争与融合,格姆一直是整个民族公认的这个地区最大的神,而别的山只是自己一个小村寨的保护神而以。早期对格姆女神的全民崇拜,到后期个别传说中对女神的恶意贬低,说明外来移民已经到达,文化斗争悄然开始。                                   

    前所地区的村寨里有这样的传说:普那山是男的而格姆是他的妻子,原本两人住在西藏,后来格姆出轨和木里的一座神山“古格”神山私奔跑到了永宁坝。普那山一路追赶到永宁和古格山决斗,把古格山的牙齿打掉了,古格山逃回木里住下,普那山把格姆山痛打了一顿,把她反绑在自己的马鞍上,因为从前所的方位看格姆山,很象一个被反绑着的女人形象。传说格姆有很多男朋友,都被普那山打败了。然而木里的村寨里讲的是,古格神山没有被普那山打败,牙齿以完好无损。当普那山把格姆山拴住时,他十分不平,赶到了永宁坝,趁普那山睡着时一刀砍断了拴格姆山的绳索,解救了格姆山,至今格姆山和普那山之间留有一个山垭口,普那山南面山崖很陡峭,就是古格山用刀砍的,古格山才是英雄。象这样对山啊水的用特别拟人的表述的故事很少见,而且是针对格姆的更少。本地的传说大多是,古时候某某人,某户人家之类的讲述居多,所以会奇怪这样的表述方式,后来了解到一些外民族的传说故事才明白这样的故事外面很多。                  

    可以从史书上了解到的是,大约公元二十四年时,永宁阿氏土司的祖先泥月乌来到永宁,赶走了吐蕃人,并征服了当地土著民,在土著人的领地上定居下来。永宁从古至今都叫做“里地”史书上译为“楼头”。后来的吐蕃人重新命名为“塔龙”有写成“答蓝”还有“探兰”的,意思为涅槃之地,永远和平安宁的含义,后期改称“永宁”就是根据这个含义。吐蕃的臧人用这个名字命名,说明他们是了解而且理解认同当地土著民的习俗的。当地原住民早期唯有格姆女神崇拜,可以想象得到的是,为了便于统治,抹黑、诬蔑甚至毁灭格姆的形象都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是所有统治者使用比较成熟了的手法。所以把格姆形容成一个荡妇,还是祸水,这事不难理解,把附近有缺陷的山都归咎于她,甚至有的还因为她而弄掉了生殖器,太惨了。因为没有寺庙可以毁,以没有人形可折腾,就一座大山,一个无形的形象,那就只有编故事了。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包容的必要和困难,强势文化一定要包容弱势文化,不然文化和习俗的多样性就彻底没了,今天很多游客认为走婚就是一夜情,不用负责。摩梭女性都是性开放,是个男人都可以占有,类似的故事还在续写,他和古时候发生的事惊人一致。我有些恍惚,好像又回到了史前。

更多